判断是否结婚的关键问题
你们的核心需求是什么?
“你认为婚姻会改变我们现在的关系吗?如果是,你担心什么?”
“如果没有孩子或财产,你还想结婚吗?”
若一方渴望婚礼、家族认同,另一方抗拒制度约束,需坦诚协商。
提问示例:
能否接受关系的流动性?
婚姻更强调“永久性”,而不婚关系可能更接受变化(如阶段性分开后再复合)。
思考:如果未来感情变淡,你希望如何结束关系?协议离婚还是自然疏远?
社会压力VS内心真实意愿
区分“我想结婚”和“我害怕被评价为失败者所以结婚”。
可尝试“假设无人知晓你是否已婚,你的选择会变吗?”
四、超越二元选择:第三种可能
阶段性婚姻:如签订定期婚姻合约(荷兰试点),到期后协商续约或解散。
精神婚姻:不领证但通过私人仪式承诺,如交换手写信、共同种一棵树。
功能型婚姻:仅为医疗签证、遗产规划等实际需求结婚,情感保持开放关系。
总结:真爱的本质是选择,而非形式
婚姻与否只是关系的容器,关键在于:
你们是否愿意共同定义属于彼此的关系规则?
能否在变化中保持沟通与尊重?